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国际金融报
小米SU7碰撞燃烧后导致三人去世的事件仍在发酵,大众对于电池、智驾、车门等问题的讨论甚嚣尘上。
4月2日,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由于事故还在调查,小米目前还未接触到事故车辆,对于起火原因、车门能否打开等问题目前无法得到准确回复。
根据小米所提供的事故前车辆的行驶状态,发生碰撞时车速达到97km/h。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小米碰撞燃烧事件中,车辆行驶速度过快,换做其他车辆在该速度下碰撞导致起火的可能性也会很大。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受到严重撞击后,电芯变形挤压容易导致车辆起火,特别是锂电池在燃烧时内部反应剧烈,电解液会产生大量热量,并分解释放氧气,因而存在爆炸风险。
此次事件也让新能源车的电池安全问题再度引发市场关注。
孙婉秋 摄
事故中的小米SU7共有三个版本:标准版、Pro版以及Max版。其中Pro版搭载宁德时代94.3kWh磷酸铁锂神行电池,Max版搭载宁德时代101Kwh的三元锂电池。
事故车则为标准版,该版本自2024年6月起采用双供应商体系,由比亚迪(弗迪电池)、宁德时代分别供货,配备73.6kWh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记者向小米客服求证得知,在实际装配时“两种电池混装,随机安装,车主在购车时不能选择”。
上述三个版本均采用CTB一体化电池技术,该技术能提升车辆的空间利用率、结构强度和续航表现。但标准版在电池安全配置上与其他版本存在差异,没有配备电芯倒置技术。
电芯倒置技术是指将电池中的电芯反向安装,即电芯的正极朝下,负极朝上,同时将泄压阀也进行倒置。电芯倒置技术在极端情况下,可快速向下释放能量,尽可能保证乘员舱安全,因而标准版也被认为在电池安全方面可能相对较弱。
记者了解到,比亚迪和小米汽车的合作并非整装供应,而是提供电芯,小米自行组装电池包pack。记者向宁德时代方面询问其合作模式时,相关人员并未回复,仅反问了解这一情况的目的是什么。
孙婉秋 摄
4月2日上午,宁德时代方面在互动易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3月29日发生事故的小米SU7汽车“不是我们的电池”。
由于小米方面表示还未接触到事故车,加之电池是随机安装,宁德时代如何确定电池归属?记者就此再次向宁德时代方面求证,相关人员拒绝回复。
有电池行业从业者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当电池温度超过正常工作范围的上限,或者电压、电流出现异常波动超出允许范围时,BMS(电池管理系统)会判定电池出现异常情况并将电池的状态数据和故障信息传输给车辆的中央控制系统,至于此次事故中的信息反馈,上述从业者表示,要看BMS属于电池供应商还是主车厂。
根据2020年工信部标准,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在热失控后应至少有5分钟的不起火不爆炸时间,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即所谓的“黄金5分钟逃生时间”。
事故过去3天后,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4月1日晚间以微博的形式首次对事件给出回应。
雷军称,小米汽车团队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并于30日赶赴了现场,31日配合警方调取并提交了我们掌握的车辆数据。“由于事故还在调查,我们一直没有接触到事故车,很多问题此刻还没有办法回答。等到此时,我觉得我不应该再等了,我必须站出来,代表小米承诺: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我们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跟进事情处理的进展,并尽最大努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批评,你们说的每一句话,我们都听见了,记下了,我们会用行动回答大家的问题”。
吴迪 摄
雷军回应后第二天,《国际金融报》记者联系遇难者之一——罗某的家属,其父亲表示截至4月2日中午小米方面仍未和其联系,他希望小米能够说到做到,能给遇难者家属们一个说法。
受此事件影响,昨日小米股价下挫,今日开盘后继续走低,盘中一度跌逾4%,4月2日小米集团报收44.55港元,两个交易日累计下跌超9%,总市值缩水1100多亿港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