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在安防领域的规模化落地,已初现曙光。在AI安防的升级道路上,“行业一哥”海康威视(002415)再一次引领时代潮流。
日前,基于海康观澜大模型+DeepSeek“双模”协同,海康威视正式发布“大模型一体化平台”。在业界看来,这不仅是海康威视的又一重大技术突破,也将为千行百业带来新的智能化升级,产业链有望加速变革。
AI安防迎来技术拐点
“安防行业正在从此前的小模型进入到大模型时代,从视觉大模型发展到视觉与语言结合的多模态大模型,这是AI技术落地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拐点。”当记者问及“海康多模态大模型文搜系列产品”的推出意义时,海康威视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说到AI安防,可以追溯至10年前,海康威视在2015年的安博会上,展示了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猎鹰”和“刀锋”视频结构化服务器,这是行业内首次将深度学习引入安防,也被业界视为行业进入“小模型时代”的开始。
随后,以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为代表的技术,在公安行业、交警行业获得了规模应用。B端的碎片化需求兴起后,AI安防应用又扩展到智慧建筑、能源制造等更广领域。
不过,小模型时代的安防行业,却存在场景泛化能力缺陷。此后,海康的“观澜”、大华的“星汉”、宇视的“梧桐”、依图的“天问”等大模型相继问世。
一开始,大模型时代的安防更多聚焦单一感知,即视觉大模型,这也使得图像识别、目标检测和场景理解等方面进步明显。但是,视觉大模型也存在局限,在不断拓展视觉之外的感知能力的同时,安防行业还开启了“视觉+语言”的融合进化。
海康威视上述负责人称,安防行业里最基本、最广泛的诉求,是监控录像的事后检索。公司的文搜存储系列产品利用多模态大模型,能实现自然语言与视频图像的跨模态信息检索应用,输入一句话、一个词就能秒级检索目标图像,目标检索变得更广、更准、更快、更容易。
该系列产品是视频监控的核心设备,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安防民用产品,不论是大小企业园区、工厂、政府单位,还是沿街的小商铺,都会用到。它的落地,也标志着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安防产品,已经开启规模化应用。
“目前,文搜存储已开展了大量的试点和应用,用户反馈搜索体验良好。”海康威视相关负责人称。
商业化实测优势明显
依托海康的观澜大模型技术体系,海康威视还率先将大模型能力直接部署至端侧,推出一系列视觉大模型摄像机。
以往,智能摄像机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场景、不同光照条件、不同天气等均会带来大量误报警告,造成运维成本增加,用户体验不佳,降低事件响应的信任度。
因此,海康威视结合各类场景的丰富行业知识,构建了预训练大模型,在预训练阶段中增加了各类真实动态场景干扰数据,如雨雪雾天气、强光闪烁、动物移动、振动抖动等,针对不同条件下的情况进行数据增强,大幅提升智能识别的检出与检准率。
“以往,周界摄像头有小鸟、小狗等动物经过,往往容易出现误报。”该负责人表示。
而加持视觉大模型后,能够适应多种识别场景。例如面对不同光照、不同天气等多种复杂场景,大模型能够过滤由强光闪烁、振动抖动等带来的动态干扰因素,在同等检出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误报。
据项目实测,视觉大模型周界摄像机的误报率可下降90%以上,高效、精准、及时地发现问题,避免了大量人工审核的烦恼,给应用侧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率提升。
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升级
在软件侧,海康威视近期也在持续推出大模型产品。基于海康观澜大模型+DeepSeek,先后发布了“大模型一体化平台”、全新升级的综合安防管理平台。
以“大模型一体化平台”为例,用户只需一句话的简单表述,即可完成具体指令;即使复杂工作,通过多轮对话,也能做到 “一句即达”。比如,某市某河流涌入了大量漂浮垃圾,主管单位如何知道这些漂浮物在哪个河段?通过海康观澜大模型+DeepSeek的结合,用户输入 “帮我查一下河流附近有哪些监控点位?”等语言描述,通过多轮对话,平台即可下达漂浮物检测指令,完成复杂任务的派发,帮助查找漂浮物所在河段。
人工智能技术是海康威视的核心技术之一,早在2006年,海康就组建了算法团队,开始人工智能算法的研究,是最早一批介入到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中的公司。2021年初,海康威视正式启动了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相关的研发工作,并在2023年推出了海康观澜大模型。2024年,在中国信通院组织的大模型标准符合性验证中,观澜大模型获得业内首个模型开发5级评级(卓越级)和业内最高的模型能力4+级(优秀级)评级。
从硬件到软件,公司持续在行业内率先发布大模型产品,基于的是海康威视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持续积累。
与通用大模型不同,观澜大模型是面向行业的大模型,包括基础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任务大模型三级架构,基于海康威视在智能物联领域的积累,具有更多模态、更懂行业场景、更易部署等优势,致力于深入千行百业,助力客户解决具体问题。
基于海康威视在智能物联领域的积累和优势,观澜大模型中的物联感知大模型,不仅包括目前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视觉大模型,还开发了光纤大模型、X光大模型等物联感知领域的基础大模型,提升物联空间的智能感知能力。例如,在毫米波领域,基于毫米波数据,可解决不明显且难以区分的目标识别问题,海康威视基于毫米波大模型研发的毫米波人检门,使违禁品漏检率下降86%,是业内首个通过中国民航最高A3标准的产品。
海康威视相关人士表示,未来,海康威视将持续技术创新,继续推出更多性能更优、应用场景更丰富的大模型产品,加快AI的规模化落地,推动千行百业的智能升级。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