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转自:北京商报
一批上市公司即将面值退市,部分公司公告称即使未来连续涨停,也无法避免面值退市,此时投资者不要忽视相关风险盲目抄底,否则可能遭遇重大投资损失。
根据现行退市规则,当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时,将触发交易类强制退市。在已发布退市预警的公司中,截至4月1日收盘,*ST富润(维权)股价已连续14个交易日低于1元,即便后续连续6个交易日涨停,受剩余交易日不足的限制,股价仍无法重回1元安全线。
同样,*ST东方(维权)即使连续涨停也无法在最后期限内回到1元面值之上,退市的命运也难以避免。类似案例中,多家公司股价深陷0.5—0.6元区间,即便每日10%涨停也需要15个交易日才能触达1元,但退市倒计时往往仅剩不到10个交易日,已经无法避免面值退市。
面对极低的股价,部分投资者总会有一种错觉,认为股价足够低就意味着没有风险,或者期待公司退市后未来能够重新上市,将会获得巨大的投资收益。但是从当前的退市政策和重新上市政策来看,退市制度严格执行,而退市后能够重新上市的概率极低。
在注册制深入实施的背景下,上市公司保壳越来越困难,退市条件也越来越多样化,上市公司不仅会面对财务造假、财务数据被审计机构发布非标意见而出现的退市风险,而且上市公司股价过低也会引发面值退市或者市值退市。
从严退市的强监管政策,持续压缩壳股、问题股的生存空间。无论是从效率还是安全性上考量,重组方选择直接IPO的性价比都远远优于重组壳股或者问题股。壳股或者问题股尚且如此,对于已经拉响退市警报的退市公司而言,更是难上加难。因此,部分投资者期待退市公司在最后时刻还能有奇迹出现并不现实。
除了合法合规好好经营上市公司,做大做强上市公司主业之外,上市公司实控人没有别的办法避免公司退市。
如今的上市公司一旦步入退市的泥潭,基本很难避免退市的结局。一旦到了退市阶段,股价再低也不具备投资价值,基本上属于没有胜算的投资交易。
还有个别投资者喜欢“集邮”退市股,分散买入多只,试图分摊风险、以小博大。但这种博取小概率收益的投资行为,并不是明智之举,因为太多次的失败投资将会抹平小概率成功投资的收益,况且,很可能面临的是全部的投资都失败。
对于上市公司退市,投资者可以建立三大防御机制。首先,建立财务安全筛查体系,对资产负债率超过90%、审计意见非标、连续三年营收低于1亿元的公司保持警惕。其次,完善交易纪律,对股价长期低于1.5元、日均成交额不足千万元的股票重点警惕。最后,强化组合管理,单只问题股持仓比例要有严格的限制。
北京商报评论员 周科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