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券业观研
基金圈一直流传着“冠军魔咒”,指那些在上一年业绩名列前茅的基金,往往会在次年业绩大幅下滑,甚至跌至倒数。随着一季度收官,去年风光无限的冠军基金金梓才,也于今年沦为了行业“吊车尾”。
01 冠军基金经理一季度沦为吊车尾
依靠2024年押宝AI收获颇丰的明星基金经理金梓才业绩“翻车”。据Choice数据,今年以来金梓才现任7只产品基金经理,总规模58.62亿元,无论是股票型还是灵活配置型,其现任所有产品年内均未能实现正收益,6只在管产品跌幅超20%,排名大幅下滑,悉数处于同类基金末尾。
其代表产品为财通价值动量混合A,管理规模23.08亿元,今年以来收益率为-23.78%,同类排名2335/2339;财通成长优选混合A年内收益率-24.10%,同类排名2337/2339;
与今年的成绩形成强烈反差,金梓才管理的上述基金在2024年业绩亮眼,所有产品年度回报均超30%。其中,财通成长优选混合A荣膺灵活配置型基金冠军,财通景气甄选A位列偏股混合型基金第三名。
面对如此业绩,投资者不禁质疑:是否市场环境极度恶劣?数据显示,同期创业板指数仅微跌0.63%,上证指数几乎持平,下跌0.01%,而深成指则上涨1.85%。
那么,是否因为去年业绩过于耀眼,导致今年相关基金表现不佳?答案亦是否定的。其他基金公司在去年排名前十的灵活配置基金,今年第一季度大多表现稳定,仅德邦旗下的一只基金出现约10%的亏损。
作为财通基金的副总经理、权益投资总监兼基金投资部总经理,金梓才管理的基金在去年表现优异,所有产品年度回报均超30%,其中财通成长优选混合A更是一举夺得灵活配置型基金冠军,财通景气甄选A也在偏股混合型基金中位居前列。然而,今年却集体亏损超20%,这种显著的差异无疑令人震惊。
新晋冠军基金经理金梓才今年引发市场热议,其管理的多只产品业绩集体下滑,究竟原因何在?
02 投资风格备受争议
金梓才2014年加入财通基金,现任公司副总经理兼权益投资总监,管理产品总规模达58.62亿元。
作为财通基金权益“扛把子”,其业绩波动一直较大,因此备受业内争议。券业观研认为,金梓才在管产品的业绩剧烈波动根源,正是在于其投资策略过于激进、股票仓位过高、行业集中度过高与市场适应性所致。
从过往持仓情况分析,金梓才对科技赛道的过度集中配置是导致业绩波动的主要原因。在科技行业处于上行周期时,例如2024年相关板块的上涨行情中,该基金能够充分受益于行业红利,实现净值的显著增长。
例如金梓才的代表作财通价值动量A,自2014年11月起至今,创造了361.76%的任职回报率,年化回报率达12.74%。尽管长期业绩表现优异,但近两年产品净值波动显著增加,2023年表现尤为疲软,且遭遇最大回撤为52.55%。
从持股集中度来看,财通价值动量A明显高于同类基金,其前十大重仓股的投资比例通常超过50%,且自去年重仓AI概念股以来,该比例持续攀升,截至目前为最高的78.47%,远高于同类平均数值(38.35%)。
然而,科技领域受技术革新、政策调整以及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较大。当行业进入调整阶段,如2023年部分科技细分行业遭遇技术瓶颈、国际贸易摩擦导致供应链受阻等问题时,由于缺乏分散投资带来的风险缓冲,该基金的净值出现急剧下滑。
以半导体行业为例,在全球芯片产能过剩和贸易限制的双重压力下,若基金持仓过于集中于此,其净值大幅缩水将难以避免。这充分揭示了单一赛道投资在市场环境逆转时的脆弱性。
再看财通成长优选混合A,该产品由金梓才自2015年6月起管理,是其管理期限第二长的基金。在其任职期间,该基金累计回报达63.80%。
该基金在2016年、2018年及2023年表现不佳,尤其在2023年遭遇了最大幅度回撤,为56.83%;2024年2月继续遭遇回撤57.27%。
金梓才的投资风格以鲜明的行业轮动为特点,但在其投资生涯中经历了显著的变化。早期风格(2018年)重仓行业较为分散,主要集中在医药、消费和计算机三个方向。中期调整(2019年)将投资重心转向电子元件和通信。近期策略(2021年至今)采用“核心+卫星”的投资模式,重仓行业数量减少。
在市场波动较大时,金梓才倾向于通过高频调仓换股来追求超额收益,但效果普遍不理想。券业观研认为,未来,如何在保持行业轮动优势的同时,有效控制风险,将是金梓才面临的主要挑战。
03
权益类产品占比不足10%
财通基金成立于2011年,由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瀚叶股份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浙江亨通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截至目前,财通证券持股40%,杭州市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亨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股30%。
作为券商系公募基金,权益类产品本该成为财通基金的强项,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截至2024年末,财通基金管理总规模约为1011亿元,其中固收类基金规模高达超900亿元,占比超90%,而权益类基金规模仅超100亿元,占比不足10%。
财务表现方面,2022-2024年三年,财通基金旗下基金产品净利润分别为-12.66亿元、-10.51亿元、28.96亿元,合计5.79亿元。管理费方面,2022-2024年分别收取6.36亿元、6.57亿元、6.26亿元,合计19.19亿元。
权益类业绩不佳或许与此前离任的财通基金前总经理王家俊有关。2022年1月21日,中共丽水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官微“清廉丽水”发布公告,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家俊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浙江省纪委省监委驻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莲都区监委监察调查。
彼时,距离其离职时隔尚不足4个月。对此,有媒体报道称,王家俊接受审查调查主要系个人事由。
公开履历显示,王家俊先后于汇添富基金南方分公司总经理、全国渠道销售总监兼华东分公司总经理,工作经历多和渠道销售、市场营销相关。2011年,王家俊加盟财通基金,曾任财通基金副总经理兼市场总监、常务副总经理、董事、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等职,2016年9月正式履职财通基金总经理,并于2021年10月15日离任,任职时间约5年。
从上市公司股东财通证券披露的财报数据来看,2017年-2022年,财通基金净利润分别为5.13亿元、1.17亿元、1.63亿元、0.67亿元和1.27亿元。
截至目前,财通基金管理层共4人,分别为董事长吴林惠、总经理徐春庭、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金梓才、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吴明建。当前,上述四位和财通基金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迅速提升权益类产品业绩,并确保明星产品的持续稳定表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