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
自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态进一步扩大AIC的股权投资试点范围以来,行业迎来多重利好政策,AIC的业绩也因此备受关注。
随着上市银行2024年年报纷纷披露,国有五大行旗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业绩也浮出水面。年报数据显示,去年五家AIC合计实现净利润183.54亿元,同比增长1.04%,较2023年显著放缓;其中,工银投资2024年实现净利润最多,达到47.97亿元,然后依次是农银投资39.17亿元、中银资产36.80亿元、建信投资35.31亿元和交银投资24.29亿元。
增速方面,中银资产净利润同比大增35.74%,显著跑赢同业;工银投资和农银投资净利润也实现了同比增长,分别为7.24%和3.98%,但与第一名差距较为明显;建信投资和交银投资净利润则出现了同比负增长,前者下滑了13.65%,后者下降了22.27%。对此,交通银行在年报中回应,交银投资2024年利润下降主要由于去年同期公司投资项目上市及大额退出实现收益,本年度报告期内无类似事项。
此前也有AIC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AIC的主要利润来源是股权分红和资本市场退出收益,后者又与资本市场变化情况密切相关,因此不同年份有所波动实属正常。拉长年限来看,自2017年成立以来,5家金融AIC业绩在不同年份虽有波动但整体增长迅猛,合计净利润从2018年末的11.47亿元增长至2023年末的183.54亿元,增长逾15倍。
AIC本因债转股而生,初期目的是盘活商业银行信贷资源,化解国有企业杠杆率过高的问题。近年来,监管部门对AIC股权投资试点逐步放开,AIC正在成为商业银行参与股权市场的重要途径。投中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8月末,五大行AIC累计认缴出资股权投资基金超2900亿元,合计投资基金超180只,AIC已成为股权投资市场重要出资人。
而从监管近期表态来看,AIC的发展迎来政策机遇期,由大行主导的五家成员俱乐部也有望迎来扩容。2025年3月5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的通知》,从三方面进一步优化完善试点政策:一是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范围扩大至试点城市所在省份,二是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三是支持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
当前,市场对第六张AIC牌照花落谁家颇为关注,且多名行业人士认为大概率是一家头部股份行。一方面,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门槛并不低,根据有关规定,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注册资本应当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最低限额为1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自由兑换货币;另一方面,AIC股权投资获利退出存在不确定性,且对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考核机制、人才管理等方面要求较高,再加上资本消耗仍然较大,也不一定适合大多数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招商银行行长兼首席执行官王良在该行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设AIC非常有意义,该行正在研究论证过程中,还需要经过董事会流程的审批,一旦有进一步的信息,会及时公告。
王良表示,设立AIC有利于进一步补充长期资本,更好地支持科创类企业的股权融资,促进这类企业的发展。此外,对商业银行来说也非常有意义,能更好地提升商业银行综合化服务的能力,尤其是在股权直投业务、投贷联动业务等方面都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据王良介绍,招商银行得悉相关政策之后,就在认真研究论证,招行在资本充足率上有相应的实力和基础,招银国际在股权投资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非常好的投资成效。招行的很多客户除了贷款融资需求之外,在股权投资方面也有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需求。
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兴业银行要用好相关政策,比如现在监管推动资本计量高级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的设立等,兴业都在做积极准备,争取取得新进展。4月3日,兴业银行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应有关提问时也表示,正在认真研究相关政策,将加强监管沟通,在条件成熟时推进申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此外,宁波银行和苏州银行近期均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暂未有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相关申设计划。青岛银行在回答有关提问时则表示,将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和行业监管要求,结合该行实际情况,综合研判相关事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