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我们迎来了第23个“世界噪音日”。其旨在唤醒人们关注日益严重的噪音污染问题,倡导对噪声的有效控制与管理,共同营造更宁静、健康的声学环境。
多重危害显现 噪音成在线沟通“拦路虎”
噪音污染,已被公认为继空气污染、水污染之后的人类环境第三大公害。长期暴露于超标噪音环境中,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生理上,可能导致听力损伤、睡眠障碍、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等;心理上,则易引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烦躁等问题。尤其在信息交互日益频繁的今天,噪音对在线沟通的干扰更是成为了一大普遍痛点。
无论是在城市通勤高峰期的地铁、公交车厢内,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人声鼎沸的商业场所,还是日益普及的开放式办公环境中,无处不在的背景噪音常常干扰着人们的通话交流。远程会议可能因环境噪声遗漏关键信息,线上面试或受突发噪声干扰,影响评估结果;即便是与家人、朋友的日常联系,也常常因背景喧哗而不得不提高音量,不仅沟通体验不佳,还可能无意中泄露个人所处的环境信息,引发隐私顾虑。噪音,已然成为阻碍现代社会进行清晰、高效、私密沟通的“隐形屏障”。
技术破局 “双向静谧通话”应运而生
面对噪音带来的沟通困境,通信与音频技术的创新从未停止。其中,华为在TWS耳机领域推出的“双向静谧通话”功能,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方案。该功能通过先进的声学设计与智能算法,在复杂的噪音环境下,既能精准拾取并传输使用者清晰的人声,又能有效抑制环境噪音对通话双方的干扰,从而实现更为宁静、专注的通话体验。
据悉,华为在其旗舰级产品华为FreeBuds Pro 4及华为FreeBuds 6,均支持这项核心功能。这项功能的实现依赖于软硬件层面的深度协同。硬件上,耳机集成多个高灵敏度麦克风,构成拾音阵列,并引入骨传导传感器(或麦克风)技术,通过感知佩戴者说话时头骨的振动来更精准地捕捉人声。结合优化的防风噪结构设计,从源头上提升了人声拾取的准确性和抗干扰能力。
软件算法层面,则运用了华为自研的多通道DNN降噪AI算法。该算法通过对海量真实噪音场景数据的学习,能够智能识别通话中的人声和各种类型的环境噪声,并进行实时分离与处理。其核心优势在于,能在高效消除背景噪音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和还原人声的细节与质感,确保通话声音既“安静”又“真实”。
根据华为公开数据,华为FreeBuds 6可实现最高达95dB的通话背景音消除,而华为FreeBuds Pro 4更是将该指标提升至100dB。这意味着,即使用户置身于噪音极为严重的场所,如建筑工地、交通枢纽、大型活动现场等,佩戴支持该技术的耳机通话时,通话对方接收到的声音也能显著过滤掉绝大部分背景噪音,保证沟通内容的清晰传达。
在抗风噪性能方面,两款产品也针对户外使用场景进行了特别优化。华为FreeBuds 6设计可抵御约8米/秒(相当于5级风力)的风噪干扰,华为FreeBuds Pro 4则能应对高达10米/秒(相当于5-6级强风)的风速,有效改善了用户在户外大风环境下的通话清晰度。
尤为重要的是,华为FreeBuds Pro 4及华为FreeBuds 6的“双向静谧通话”功能,不仅支持传统的运营商蜂窝网络通话,也能在各类网络通话(VoIP)以及常用的社交软件语音通话、在线会议(如手机卡通话、蜂窝通话、Welink会议、微信语音等多平台)中发挥作用,全面覆盖了用户日常沟通的主要途径。
科技服务于人 全方位提升生活品质
华为音频的“双向静谧通话”功能,为用户带来了显而易见的益处。
首先,它极大地提高了在嘈杂环境下的沟通效率,避免了因听不清导致的反复询问和信息误解,尤其对于商务沟通、远程协作等场景价值显著。其次,通过创造更宁静的通话环境,有效减轻了用户在噪音干扰下的心理压力和焦躁情绪,让沟通更为平和顺畅。再者,强大的背景音消除能力,在客观上强化了通话的私密性,避免了环境音泄露用户位置等敏感信息,让用户在各种场合都能更放心地进行交流。这项技术正成为守护重要沟通时刻、对抗噪音干扰的有力武器。
结语
“世界噪音日”提醒我们,噪音不仅是环境问题,更是关乎健康与沟通质量的社会议题。在全社会共同努力控制和减少噪音源的同时,科技创新也为我们在现有环境中改善沟通体验提供了可能。以华为FreeBuds Pro 4及华为FreeBuds 6为代表的华为音频产品,通过“双向静谧通话”等功能,有效应对了噪音对通话的干扰,让清晰、高效、安心的沟通在喧嚣中成为可能。这既是音频技术的进步,也是科技服务于人、提升生活品质的生动体现。面向未来,持续关注并解决噪音问题,利用科技力量营造更优质的声环境与沟通体验,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即日至4月30日,购买华为FreeBuds Pro 4,享限时优惠100元、以旧换新补贴100元、教育优惠100元等多重好礼;购买FreeBuds 6,享以旧换新补贴50元、教育优惠100元等多重好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