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潇枭 北京报道 4月1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介绍2025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约31.88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7万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1.19万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19.51万亿元,增长5.3%。
受宏观政策靠前发力、部分外贸企业“抢出口”等带动,一季度我国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同比增长5.4%,为实现全年5%左右的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具体来看,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比上年全年加快0.7个百分点。受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设备更新、出口保持韧性等需求带动,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维持较高增速。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比上年全年加快0.3个百分点。受春节和清明等假期消费、产业数字化转型、居民消费升级等带动,一季度我国服务业增速也在5%以上。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12.47万亿元,同比增长4.6%,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受加力扩围的“两新”政策带动,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6.9%、21.7%、19.3%、18.1%,政策效应明显。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约10.32万亿元,同比增长4.2%,比上年全年加快1.0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制造业投资增长9.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9%。受地方化债资金加快下达、高新技术产业强势增长等带动,相关投资保持较好增速;但是,一季度房地产投资仍在下行通道中,房地产市场销售回暖传导至投资端仍需时间。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约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进口4.17万亿元,下降6.0%。尤其是3月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长13.5%,在外部贸易环境更趋恶劣的背景下,部分出口企业加快与政策抢跑,“抢出口”效应明显。
盛来运表示,一季度,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创新引领作用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增长动力不足,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需巩固。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抢出口”对工业生产带来较强提振。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9%,显示出以旧换新相关品类持续支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3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中有升,制造业及基建投资表现亮眼,地产领域仍需政策进一步支撑。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超出市场预期,在一系列增量政策落地生效、财政政策前置发力作用下,内需和创新协同驱动,经济呈现强劲复苏态势。展望后续,在美国加征关税等外部扰动下,内需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政策端可加大对消费和社会保障领域的支持,通过稳就业、消费券、育儿补贴、加强民生领域投入等,来提高居民消费意愿,驱动经济平稳增长。
盛来运在发布会现场回应记者提问表示,从短期来看,美国加征高额关税会对我国经济和外贸带来一定压力,但是改变不了中国经济持续长期向好的大势。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外部挑战,实现既定发展目标。针对当前的外部变化,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判,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及时推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一季度来看,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对推动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将会根据外部形势的变化及时推出增量政策,丰富的政策工具箱是应对外部的冲击和挑战的保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