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货日报
近日,国内鸡蛋期现货市场同步回暖,鸡蛋主力合约JD2506价格较4月低点反弹逾8%,现货均价回升至3.50元/斤左右,终结了春节后持续近两个月的低迷行情。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近日蛋价反弹反映的是市场阶段性错配的结果,其持续性存疑。
数据显示,截至4月16日,全国鸡蛋日均价3.42元/斤,较月初上涨10.68%,较2025年2月19日的最低价上涨13.25%。
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团队表示,尽管近期鸡蛋价格有所反弹,但其现货价格仍处于近5年同期的低位水平,主产区均价与2024年4月基本持平。
基差结构方面,一德期货生鲜畜牧产业分析师侯晓瑞介绍,近月合约JD2505在现货跌至低位时呈现升水结构,近期现货反弹后,期货亦跟随上涨,但由于前期存在升水,期货涨幅弱于现货,目前则基本平水现货。
“4月全国蛋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供需矛盾稍有缓解。清明节假期前产业多持悲观态度,养殖单位积极淘汰老鸡,贸易商以控制库存为主,低价促销导致各环节的库存压力均不大。清明节假期后市场供应量基本稳定,受北方大风天气影响,下游各环节积极备货,消化速度有所提高。此外,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产业担忧豆粕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因此多有挺价心理。供应、需求以及产业心理共同推动了4月鸡蛋价格的反弹。”卓创资讯鸡蛋分析师刘旭表示。
一般来说,春节后是鸡蛋市场的传统需求淡季。不过,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团队表示,本轮鸡蛋价格反弹暂未完全打破传统规律,更多是季节性规律的演绎。“春节后蛋价通常因需求疲软而持续下跌,今年4月的反弹更多是阶段性供需错配驱动。具体来看,供应端存在阶段性扰动,前期大风天气导致运输受阻,局部出现供应紧张。需求预期则出现改善,‘五一’节前备货周期启动,食品加工企业和商超采购量环比提升,叠加蔬菜退市带来的替代需求。贸易商抄底囤货和冷库商逢低建仓形成‘情绪性挺价’,市场悲观情绪出现边际改善。”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团队表示。
谈及鸡蛋市场情绪为何从悲观转向谨慎乐观,侯晓瑞认为,主要在于前期库存水平下降,在“促消费”政策对悲观情绪起到缓解作用后,库存再次发挥对蛋价的调节作用,对蛋价形成托底。而上周末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极端天气影响,居民囤货也对行情形成了利好。但是,由于市场淘汰量有限,因此维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据记者了解,从成本端的饲料来看,关税风波会在短期内拉高饲料成本,但持续时间并不长。
“从现货反弹幅度来看,这轮蛋鸡养殖饲料成本的抬升其实并不明显,力度明显弱于春节后的反弹。当前养殖成本已回升至3.0元/斤附近,但考虑到春节后养殖主体积极锁价,预计短期内成本端影响的体现并不明显。”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团队表示。
此外,侯晓瑞介绍,由于近期蛋价出现明显上涨,蛋鸡养殖端并未出现明显亏损。养殖端补栏情绪尚可,以按需补栏为主。
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团队认为,“五一”节前蛋价反弹可能短暂刺激补栏,但中长期潜在的产能过剩风险会抑制其积极性。考虑到5—6月一般为补栏淡季,头部企业可能因规模优势仍维持补栏节奏,散户补栏积极性则需观察现货价格是否持续稳定或有超预期的表现,否则养殖端更愿意选择延养老鸡获得养殖利润。
“虽然目前蛋鸡养殖利润空间小,但持续时间不长,且亏损状况不严重,供应方面暂时难以出现大范围去产能的现象,仅表现在积极淘汰产蛋性能不佳的蛋鸡。而国内总消费人口相对稳定,消费习惯暂无明显改变,供需格局仅出现阶段性改善。”刘旭介绍,供应方面,自2024年12月开始,新补栏的鸡苗较多,今年二季度新开产蛋鸡将普遍充足,鸡蛋供应量或仍稳步增多。需求方面,今年二季度虽节假日较多,但对鸡蛋需求的拉动普遍有限,鲜鸡蛋消费量或维持稳定,但食品企业及拥有冷库的贸易商有备货计划,因此需求量或稳中微增。
基于此,刘旭认为,今年二季度全国鸡蛋价格或小幅上涨后暂稳,后期仍有下跌可能。
侯晓瑞同样认为,当前鸡蛋市场的供需格局并未出现逆转,前期亏损幅度及时间均有限,没有激发市场淘汰热情,而新开产鸡苗仍在增加,鸡蛋基础产能供应较为充足。短期现货价格上涨更多受需求端提振,清明节假期前由于市场情绪偏悲观,产业各环节以清库存为主,节后库存水平告急,叠加天气对终端需求有提振,情绪端农产品受宏观政策影响较大,蛋价出现上涨。未来,各环节或将进入累库,需关注库存累至高位,供需矛盾再次扩大后,鸡蛋期现两端价格冲高回落的可能。
“整体来看,蛋价短期反弹幅度受限,中长期仍面临下行压力。”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团队表示,当前市场缺乏扭转供需矛盾的核心驱动,即亏损倒逼产能出清,在产能见顶出清之前,仍有冲高后回落的风险。今年二季度新增开产与换羽鸡叠加,未来存栏兑现节奏上或仍将面临压力。今年以来,养殖端仅出现过短暂亏损,现货触底后快速修复导致产能并未迎来有效出清,风险还未有效释放。从风险出清角度看,今年二季度现货价格若持续跌破成本线并引发集中淘汰,今年下半年或将迎来供需平衡的拐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