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4月22日讯(记者 石雨)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2025年一季度例会,就宏观经济形势、市场利率走势和行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同时确定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
今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向各人身保险公司下发《关于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提出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定期组织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召开会议,结合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等市场利率变化和行业资产负债管理情况,研究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有关事项,每季度发布预定利率研究值。
“预定利率研究值”主要用于指导保险公司调整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
彼时,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召开的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例会认为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34%。时隔三个月后,预定利率研究值下调为2.13%,下降21bps。
2.13%的研究值,已较在售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2.5%有37个基点差,超过25个基点。而根据《通知》,当公司在售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2个季度比预定利率研究值高25个基点及以上时,要及时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并在2个月内平稳做好新老产品切换工作。
那么下一季度,研究值是否会延续下调趋势?
“经我们测算,1Q25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6%,与实际的2.13%基本接近,展望来看平均每个月下降压力约4bps左右,2Q25研究值已接近2.0%整数关口,若年内后续国债到期收益率曲线低于当前水平,不排除2Q25预定利率研究值将触及2.0%下方”,中泰证券研究员葛玉翔、蒋峤分析提出。
在此基础上,多位业内人士预计,2025年9月或迎来产品预定利率调整期。“利率低位下,预计7月公布的Q2研究值也将低于2.25%,则要进行下调,若考虑2个月的缓冲期,则预计下调时间为9月”,国金证券研报提出,预计传统险预定利率或直接降至2%。
在预定利率进一步下调后,传统保险产品的竞争力无疑将进一步削弱,驱动保险公司加快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的发展转型。
“中长期来看,传统险预定利率将降至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将更具发展土壤。未来随着险企浮动收益型产品占比逐渐提升,负债成本的压力缓释及投资风险的有效分散将有助于险企进一步提高权益配置比例,加大入市力度”,光大证券研报分析道。
“潜在利差损仍是当前悬在寿险公司估值上方的达摩克里克斯之剑,后续预定利率调整利大于弊”,在葛玉翔、蒋峤看来,有效降低综合负债成本仍是当前持续低利率环境下寿险公司的首要课题。
对于研究值的下调,保险机构均表示,将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预定利率研究值走势,及时跟进市场利率变化,结合行业发展和自身经营情况,研究调整产品定价,不断提升负债质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