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界
曾以“杨枝甘露”爆款产品与熊猫IP强势出圈的茶百道(02555.HK),在登陆港交所主板一周年之际交出了一份令人唏嘘的“成绩单”。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49.18亿元,同比下滑13.8%;净利润4.72亿元,同比暴跌58.55%,毛利率从34.4%骤降至31.2%。这一数据与此前三年(2021-2023年)收入年复合增长率25.1%、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21.6%的“狂飙”态势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新茶饮赛道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博弈的残酷现实。
加盟商“大进大出”:扩张引擎熄火,单店盈利能力下滑
茶百道的商业模式高度依赖加盟体系——2023年其99%以上收入来自向加盟商销售货品与设备,这一“轻资产”模式曾助力其门店数量从2021年的5077家激增至2023年的7801家。然而,2024年这一引擎首次“失速”:尽管通过“0元加盟费”“物料返点”等政策吸引1348名新加盟商,但全年闭店数量高达890家,较2023年的220家暴增4倍,净增门店仅587家,同比增速从2023年的22%骤降至7.5%。
更严峻的是,单店盈利能力持续下滑。招股书数据显示,茶百道单店日均GMV从2021年的7414元降至2023年的6887元,降幅达7.11%,而2024年财报未披露的这一数据或进一步恶化。加盟商的“用脚投票”也直接反映在财务数据上:2024年,茶百道销售费用同比暴增201.6%,行政费用增长21.4%,而营收却首次出现负增长,形成“收入减少、支出增加”的致命剪刀差。
供应链“卡脖子”:水果品控失控,自有产能不足成硬伤
加盟模式的脆弱性在供应链端暴露无遗。尽管茶百道已建立24个仓配中心,实现97%以上门店每周两次配送,但实际运营中仍面临三大难题:
1. 品控漏洞频发:由于超过28%的门店存在自主采购漏洞,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截至2025年4月22日,黑猫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累计收到3490条关于茶百道的投诉,其中“水果变质”“服务态度差”占比超六成。2024年8月,其成都某门店被曝使用腐烂芒果制作饮品,引发舆论哗然。
2. 生鲜采购短板:水果等生鲜原料的品控依赖第三方供应商,导致产品稳定性不足。一位供应链人士透露:“茶百道的芒果、葡萄等时令水果采购依赖区域批发商,缺乏标准化分级,不同批次产品口感差异明显。”
3. 自有产能滞后:与蜜雪冰城(五大生产基地)、古茗(97%门店统配率)相比,茶百道供应链建设严重滞后。截至2024年底,其仅有一个包材工厂(2012年投产)和一个原叶茶生产基地(2024年4月投产),核心原料如水果、奶制品仍依赖外采。计划2025年6月竣工的“杏林甄选”饮料生产基地,产能规模与行业龙头差距悬殊。
下沉市场“红海绞杀”:价格战围剿,茶百道腹背受敌
为应对一二线城市饱和竞争,茶百道将战略重心转向四线及以下城市,2024年新增门店中70%位于低线市场。然而,这一赛道早已成为“修罗场”:
- 蜜雪冰城“低价围城”:以5-10元价格带横扫下沉市场,截至2024年底门店总数达46,479家,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57.2%,全年净利润44.5亿元,是茶百道的9.4倍。
- 古茗“精细化渗透”:通过“地域加密”策略在浙江、福建等省份单省门店超500家,2024年净利润14.93亿元,同比增长36.2%,门店总数逼近万店。
- 霸王茶姬“文化突围”:2025年4月登陆纳斯达克后,以“东方茶文化”为标签,通过“积分兑换买一送一券”“年度饮茶报告”等营销活动,2024年小程序用户日均活跃量达487万,月均复购率35.2%,营收124.1亿元,GMV同比增长173%。
茶百道主流产品价格在15-25元区间,在下沉市场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财报显示,其四线及以下城市门店虽增至413家,但单店日均GMV较一二线城市低30%,盈利能力远低于预期。
从“价格血拼”到“价值重塑”
面对困局,茶百道正加速转型:
1. 供应链“补课”:2025年计划在广西、云南建设两大水果直采基地,将水果统配率从71.7%提升至85%;与伊利、恒天然达成战略合作,锁定核心奶制品供应。
2. 产品“降维打击”:推出“9.9元鲜果茶”系列,对标蜜雪冰城;在低线城市试点“茶饮+烘焙”复合店型,提升客单价。
3. 品牌“年轻化”:与《原神》《崩坏:星穹铁道》等游戏IP联名,2025年一季度联名产品销量占比达18%,95后消费者占比提升至41%。
“2025年是茶百道的‘背水一战’。”公司CEO王霄锟在内部信中坦言,“必须从‘规模优先’转向‘效率优先’,在供应链深度、产品创新力、数字化能力上构建护城河。”
新茶饮进入“淘汰赛下半场”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新茶饮行业闭店率达28%,较2023年上升12个百分点。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未来三年行业将呈现三大趋势:
1. 供应链“军备竞赛”:头部品牌将投入超百亿元建设自有工厂,原料自产率将提升至50%以上。
2. 出海“第二曲线”:2025年古茗、茶百道均计划在东南亚新增300家门店,蜜雪冰城海外门店将突破1万家。
3. AI“效率革命”:喜茶、奈雪的茶已试点AI门店管理系统,将出餐效率提升40%,人力成本降低25%。
在这场“生死时速”中,茶百道能否突围?答案或许藏在2025年下半年的一组数据里:供应链自有产能占比、低线城市单店利润率、会员复购率。这三个指标的走向,将决定其能否从“加盟制茶饮第一股”蜕变为“长跑型选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