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6万亿元、利润总额6462.7亿元,有效投资持续扩大,“两重”“两新”重大项目总投资破万亿元。
中国联通一季度利润总额75.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6.1亿元,同比提升6.5%;中国五矿集团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
近期多家央企发布一季度经营业绩,纷纷表示实现首季开门红。
进入二季度,外部风险冲击明显加大。国资委表示,各中央企业要锚定“一增一稳四提升”目标不放松,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完成好今年各项目标任务。要依靠改革创新增强活力动能,加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外部形势的不确定性,关键时刻切实发挥中央企业顶梁柱、压舱石作用。
今年以来,中央企业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主要经营指标稳中向好。发售电量、航空运输总周转量、集装箱吞吐量、原油原煤产量等重要实物量指标稳定增长,经营效益增长跑赢大市、领先行业,实现了“开门红”。
国资委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6万亿元、利润总额6462.7亿元,有效投资持续扩大,“两重”“两新”重大项目总投资破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8513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6%。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对第一财经表示,一季度,中央企业统筹推进发展与改革,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在稳定宏观经济运行中发挥了支撑作用。
例如,中国船舶集团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6.6%,营收利润率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民品产业新接合同金额同比增长13.7%。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国际市场份额位居全球造船集团第一位。
中国中车4月29日发布一季报。一季度营业收入486.71亿元,同比增长51.23%;归母净利润30.53亿元,同比增长202.79%。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是公司铁路装备收入增长所致。
国家能源集团新闻发言人黄清29日在集团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季度,国家能源集团推动经营发展取得新成效,自产煤生产连续42个月保持5000万吨水平,日均产量追平历史单季最高纪录,北方港下水煤市场占有率保持40%以上。发电量2964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量日均同比增长21%,光伏发电增速保持领先。运输产业拓展非煤物流,铁路、港口、航运非煤运输量分别同比增长7.8%、27.4%、486.3%,创历史单季新高。
黄清表示,一季度保持利润总额月均百亿态势,在中央企业助力国民经济稳增长方面,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
国资委日前召开视频会议,通报中央企业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组织签订经营业绩责任书。会上,国资委就中央企业依靠改革创新增强活力动能、持续扩大有效投资、聚焦重点领域严守风险底线、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价值实现能力等作出了一系列安排。
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要依靠改革创新增强活力动能,加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攻克“卡脖子”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加快提升产业发展的含金量;要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以改革促发展、增后劲。
多家央企也召开会议对下阶段重点工作作出部署。国家能源集团21日召开2025年一季度工作会暨提质增效动员部署会,强调全面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加强重大专项攻关,勇当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完善构建集团化管控、产业化经营、精益化管理、持续化改进的管理体系。
铁建重工23日召开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强调,争当稳增长、稳预期的顶梁柱,全力打好高质量经营攻坚战,做强做优做大海外市场。用好科技创新“万能钥匙”,加快战新产业布局落地,持续提升精细化管理成效,“真刀真枪”推改革,强化本质安全管理。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周丽莎表示,中央企业应发挥自身在技术创新、资金实力等优势,引领相关产业升级,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国际竞争力,更好发挥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