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机构测算,今年后续相对确定的南向资金增量大概在2000亿港元至3000亿港元区间,预计全年累计净流入区间为8000亿港元至10000亿港元。
● 本报记者 周璐璐
近日,港股市场整体呈窄幅震荡走势,南向资金则出现净流出现象。从近一周净买入情况看,南向资金最青睐消费股。机构人士称,随着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边际递减,投资者风险偏好逐渐回升。在港股盈利有望稳中有升预期下,港股市场中长期投资价值仍然较高。
南向资金本周净流出43.94亿港元
根据Wind数据,自4月24日以来的四个交易日,恒生指数分别下跌0.74%、上涨0.32%、下跌0.04%、上涨0.16%。截至4月29日收盘,恒生指数报22008.11点。
南向资金近日出现净流出现象。4月29日,南向资金净流出64.24亿港元,4月25日净流出70.19亿港元;本周,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出43.94亿港元;本月,南向资金净流入金额为1610.36亿港元。
从Wind跟踪的港股通行业资金流向情况看,消费成为南向资金抢筹的主要方向。近一周,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排名居首的恒生行业板块为非必需性消费板块,医疗保健、公用事业、工业板块均获得净买入;电讯板块则明显被南向资金净卖出。从近一个月时间维度看,南向资金同样集中抢筹非必需性消费板块,净买入金额超600亿港元;资讯科技、医疗保健、金融、能源板块也受到青睐。
从集中净买入的个股情况看,南向资金对科技股的偏好出现分歧。在近一周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前十名榜单中,美团-W稳居首位,阿里巴巴-W、华虹半导体均榜上有名;而小米集团-W、腾讯控股、中芯国际则出现在近一周南向资金净卖出金额前十名榜单中。
对于2025年以来南向资金整体大幅净流入的情况,中金公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刘刚表示,本轮南向资金大举流入的过程中,ETF资金的流入非常强劲,这背后可能存在不少个人投资者通过ETF配置港股的情况。据刘刚测算,今年后续相对确定的南向资金增量大概在2000亿港元至3000亿港元区间,预计全年累计净流入区间为8000亿港元至10000亿港元。
港股盈利有望稳中有升
窄幅震荡之后,港股后市将如何演绎?
在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杨超看来,随着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边际递减,投资者风险偏好逐渐回升。同时,我国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望带动港股盈利稳中有升。杨超判断,当前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中长期来看,投资价值仍然较高。
“短期内,影响港股反弹的外部压力仍在。”东吴证券分析师陈梦表示,往后看,港股市场仍有上行机会。除国内经济政策刺激外,若后续美联储降息、中美利差收窄,港股将进一步反弹。
配置方面,杨超建议,短期内关注受益于内需政策的消费板块,技术突破能力有望提升的科技板块,以及贸易依赖度较低、股息率较高的板块,主要有金融、能源、电讯、公用事业、必需性消费、房地产等行业。
刘刚认为,有科技叙事支持且对出口敞口较小的互联网科技仍是港股配置主线,有望与红利资产互相轮动。泛消费和顺周期板块更依赖宏观政策和整体杠杆率修复情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